本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发展规划 | 评估工作 | 数据统计 | 质量年报 | 外联会议 | 职教研究 | “双高”建设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工作动态>>正文

第三期“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编制培训班在我校举行
2018-11-12 09:25   转自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官网

11月10日上午,“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编制培训班(第三期)在我院音乐厅举行开班仪式。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方灿林、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袁洪志、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李海龙、河南省教育厅高教处正处级调研员秦剑臣和全国诊改专委会委员何锡涛教授等出席开班仪式,学院党委书记李四清致辞,院长李桂贞主持仪式。      

学院党委书记李四清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和与会代表的到来,并介绍了学院概况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他说,学院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人社厅的要求,编制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努力建设智慧校园,搭建基于“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各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工作稳步推进,为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省人社厅副厅长李海龙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高职院校来讲,需要重视质量建设,建立严格科学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推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决心是坚定的,目标是明确的,措施是可行的。他希望学院作为省级诊改试点单位,要以本次培训为契机,认真向各位专家请教,虚心向兄弟院校学习,按照学院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推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着力实现学院高质量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未来的“大国工匠”夯实基础。      

省教育厅高教处调研员秦剑臣指出,省教育厅高度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文件,河南省基本建立了基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学校自主诊改、省教育厅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推进3所国家诊改高职试点院校和12所省级诊改高职试点院校的试点工作,指导试点院校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完善目标和标准,建设智能化信息平台,努力建成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方灿林在动员讲话中,用“质量、诊断、改进、平台、复核”等五个关键词阐述了对诊改工作的认识。他指出,质量是诊改的初心,职业院校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持学校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他认为,诊断是方法、改进是目的、平台是支撑。职业院校要根据目标,聚焦要素,查找不足,努力实现管理向治理转变,被动向主动转变,零散向系统转变,主观向客观转变,一时向日常转变;要通过智能化信息平台对人才培养工作关键指标的状态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作为学校顶层设计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他强调,职业教育要建立学校自主诊改、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需要抽样复核的工作机制,加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事中事后监管,不断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开班仪式结束后,全国诊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袁洪志作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认识及实践”专题讲座。他提出,建立诊改制度的目的是切实发挥学校的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使之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形式;他认为,诊改制度建设通过改变学校的治理形态、教学形态和办学形态,形成学校自身的免疫与修复系统,为实现学校确立的办学目标提供了制度保证;他要求,学校要通过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等层面认真开展诊改工作。在讲课中,他重点介绍了诊改主要理念、方案编制内容和学校层面的诊改实务。      

本次培训班为期两天,共有来自全国130所高职院校的430余名代表参加培训。将分别由袁洪志教授作“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制度的认识及实践”的专题报告、戴勇教授作“高职专业与课程诊改的探索”的专题报告、何锡涛教授作“把握标准特点,精心打造两链”的专题报告、焦爱萍教授作“有效实施教师诊改,不断推进教师发展——教师层面诊改实务”的专题报告、姜义林教授作“淄博职业学院诊改工作实务——以学生层面诊改工作为例”的专题报告、张晞教授作“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解决方案”的专题报告。我院副院长肖珑教授同与会人员分享学院基于专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诊改实践。(供稿:吴德强,审稿:武新胜)      

 

 

关闭窗口